《伤寒正宗》

AA0C0A5E35C93ECFBEE6C49A534FC547
成书年代:清康熙十七年(1678)
成书作者
史以甲
古籍概述:清代医家史以甲所著《伤寒正宗》一书,共八卷。综合了“错简思想”与“类证法”两种研究方式,在清代伤寒学中别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与学术特点,是继承、发扬伤寒学的专著。
古籍介绍
《伤寒正宗》

      《伤寒正宗》八卷,明末清初医学家史以甲撰。从卷一至卷三为《张仲景方论》,卷四至卷八为《证治方论》,书尾附宋代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中的《脉法执掌》。

      全篇论述精辟,通俗易读。作者突破了错简重订的蕃篱,对诸家“取其所长,汰其所短”,文辞流畅,因此本书为医文双举的佳作,对于学习与掌握仲景学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伤寒正宗》前三卷运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并于每条经文之中以小字附注的形式施加按语,对原书条文进行了疏解。五卷为证治方论,史氏将伤寒证侯归纳为112种,并补充方剂200余首,汇集前贤方论22家,补充了《伤寒论》方论的不足。

      《伤寒正宗》文字精炼,释义透彻,于《伤寒论》精蕴多有揭示,是一本难得的伤寒学著作,适合中医工作者临床参考。




版本源流

      《伤寒正宗》一书约成书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刻印出版则迟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之后。本书刻成之后,流传稀少,及至今日,现仅存康熙刻本、日本江户抄本各一部。

      康熙刻本首尾封页俱失,且内容略有缺佚,其中卷四据原目录缺“四时不同”一条,卷八末所引《脉法指掌》末尾语意未完,亦有缺失。

      江户抄本系据刻本抄录,但较刻本内容完整,刻本缺佚、漫漶之处皆可据抄本补足,但抄本颠倒讹夺、误脱误抄之处亦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