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图》

6-16-2_导引图
成书年代:光绪初年
成书作者:敬慎山房主人
古籍概述:《导引图》是署名为敬慎山房主人编绘的,成书于光绪初年,为中医养生专著。
古籍介绍
《导引图》
导引图   清 敬慎山房主人 编绘  清抄彩绘本
            
《导引图》是署名为敬慎山房主人编绘的,成书于光绪初年,为中医养生专著。

导引,即“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庄子•刻意》又称“导引”为:“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素问•奇病论》把导引用于治疗胁闷气逆、喘促息难的息积病。导引通过有节奏的呼吸、自我按摩和身体各部位活动以强健体能,治疗疾病,进而养生延寿。吹啕呼吸原是导引动作之一,后经练习者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功法,称为“行气”。在《灵枢•官能》篇就把导引与行气并列相称。在先秦时代,行气甚为普及,有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为公元前380年左右刻在玉器上的,用45个字就概括了练习的要领和作用。晋代道士许逊著《净明宗教录》,书中论道:“气功著成,筋骨和柔,百关通畅”,此时行气已被称为气功。东汉华佗把导引的动作模拟动物活动,演成五禽戏。五禽即虎、鹿、熊、猿、鸟。在导引分化发展的同时,原生态的导引仍沿着初始的格调发展。晋葛洪《抱朴子》一书中指出导引术的要点是“知屈伸之法”,导引的机理是“宣动营卫”。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绘有44个人物的导引动作,是彩色帛画,每图除标题外,别无其他文字说明。历代以来,循此脉络导引功法不断丰富,有很多专著流传,宋代陈抟有《二十四式坐功导引治病图》,明代有署名逍遥子撰的《导引诀》、胡文焕校的《养生导引法》等。
导引图   清 敬慎山房主人 编绘  清抄彩绘本

导引的各种姿势非图解难以明之,故历代导引著作多以图示。敬慎山房主人编绘的这部《导引图》在清代多种导引专著中具有代表性。全书在图和文字的主从关系上,是以图为主,其旁以文字作讲解。绘图者按照明朝人的梳妆打扮,配合练功的卧榻坐椅,依样明式家具。图线清晰,摹写精细,人物动作逼真,神而不呆。配以简捷的文字,读图自明。

全书图示24幅,功法24种,依序为:子日子时种子功,水火交济补元气功,祛湿消肿功,散气消食功,固元精功,止遗精功,散风寒退热功,养血防痹功,补元神功,止劳嗽功,疏气解郁功,荣气防衰功,默运养心功,运经祛病功,治腰痛岔气功,治头晕目眩功,止腹痛功,培养正气功,健脾补肾功,养真还童功,理血祛瘀功,补神气力功,融会正气功,气血充实功。功法的养治覆盖面较广,练习方法简单,实用性强,绘图精美绝伦。

该书为彩绘本,经折装,系孤本,今藏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