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物药具
历代名医
医药典籍
百年老号
藏品阁历程
关于我们
《小儿药证直诀》
关闭
返回上一级
《小儿药证直诀》
成书年代
:宋宣和元年(1119年)
成书作者
:阎孝忠
古籍概述
:全书较系统地阐述了钱乙的儿科临床经验与方治。
古籍介绍
MORE+
《小儿药证直诀 》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三卷 宋 钱乙 撰 宋 阎孝忠 辑 清康熙年间起秀堂刻本
《小儿药证直诀》系宋人阎孝忠整理儿科医学宗师钱乙之儿科医论、医方、医案编次而成。全书较系统地阐述了
钱乙
的儿科临床经验与方治。卷末附有“阎氏小儿方论”,为阎氏研究钱氏诊疗诸法之心得。
钱乙(1037-1119年),字仲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在小儿生理、病理、辨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方面均卓有建树,故后人尊称他是“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他博览群书,精研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颅囟经》等医书,辨别订正阙漏错误。结合行医实践,在医术上兼取众长,不拘泥古法。根据藏象理论,在汉代名医张仲景的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小儿的“五脏辨证”法,研究出数十种小儿专用药方。钱乙一生著述颇丰,据史书载,有《伤寒指微论》、《婴孺论》等,惜均已佚。他于北宋元丰年间至京师,因治愈长公主之女疾,授翰林医学,赐绯。又以黄土汤治愈皇子瘈疭病,而提升为太医丞,赐紫衣金鱼。宣和元年(1119年),河南开封人阎孝忠搜集整理其临床经验,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三卷 宋 钱乙 撰 宋 阎孝忠 辑 清康熙年间起秀堂刻本
此书分三卷,重点介绍了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的辨证论治,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及各种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对疮疹、惊风、诸疳等儿科重要病证辨察尤为详尽。卷上记载“脉症治法”,包括“小儿脉法”、“变蒸”、“五脏所主”、“五脏病”、“急慢惊风”、“伤风”、“吐泻”、“黄疸”、“咳喘”、“疳积”、“腹胀”、“肿病”、“汗证”、“初生疾病”、“杂证”等81种病证。卷中记录了23则钱氏经治医案,是我国早期著名的儿科医案,多为危重疑难病证,又多属他医误治后复经钱氏救治而愈者。其中惊搐6则,咳嗽4则,疮疹3则,吐泻4则,虚热3则,汗证1则,虫证及癖证各1则。卷下为“诸方”,记载了120首儿科经验通治之方。
钱氏小儿药证直诀四卷 宋 钱乙 撰 宋 阎孝忠 辑 明 薛铠 注 明崇祯元年(1628年)粱忠刻本
《小儿药证直诀》继承了《黄帝内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
等医学成就,并进一步应用到儿科专科,是钱乙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该书不但为儿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对祖国医学的脏腑辨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本为清康熙起秀堂刻本,今藏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