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历时27年编撰而成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曾经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以及天文学和气象学等领域的知识。该书自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除《本草纲目》之外,他还撰写了《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11部医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学家。
《本草纲目》全书52卷,共计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09幅,分为16部60类,刊刻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该书所引用的文献上自战国,下迄明朝万历年间,涵盖了2000多年的药物学知识。书中详细记载并考证了1892种天然药物的名称、形态、产地、功效、主治等内容,既修正了此前药物学著作中的谬误,又补充了374种新发现的天然药物。
同时还改进了传统的药物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
李时珍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受到达尔文的高度重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方式。尤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引用了《本草纲目》中关于鸡的七个品种和金鱼家化的资料。因此,《本草纲目》被欧洲科学史家誉为“从中世纪科学向近代科学转型时期,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最高水平的古典科学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