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物药具
历代名医
医药典籍
百年老号
藏品阁历程
关于我们
《理瀹骈文》
关闭
返回上一级
《理瀹骈文》
成书年代
:19世纪60年代
成书作者
:吴师机
古籍概述
:《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是清代医家吴师机于19世纪60年代撰写的一部中医外治法专著。作者取“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意,撰文采用“骈体文”,故刊成后题名《理瀹骈文》。
古籍介绍
MORE+
《理瀹骈文》
理瀹骈文 清 吴师机撰 清同治四年(1865年)刻本
《理瀹骈文》。又名《外治医说》,是清代医家吴师机于19世纪60年代撰写的一部中医外治法专著。作者取“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意,撰文采用“骈体文”,故刊成后题名《理瀹骈文》。吴氏吸取前人的外治经验及民间的外治法,加之自己20年临证经验,先后十易其稿而成书。该书对中医外治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吴师机(1806-1886年),原名安业,字尚先,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成丰三年(1853年),迁至江苏泰州居住,自制膏药悬壶济世。吴氏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其外治疗法具有简、廉、验的特点.又可避免内服药的副作用,所以求诊者甚众,吴氏因此被称为外治法的创始人。其弟官业这样描述当时诊治盛况:“凡远近来者。日或一二百人,或三四百人,皆各以时聚,有舁有负,有扶掖,有提携,或倚或蹲,或立或跪,或瞻或望,或呼或叫,或呻或吟.或泣或啼,拥塞于庭,待膏之救,迫甚水火。”
吴师机受前人外治经验启发。通过反复临床实践验证,积累了丰富的个人经验.充分肯定外治法的可靠疗效。书中记述其临证20年间,“月阅症四五千人.岁约五六万人,出膏大小约十万余张”。因此。后世医家普遍认为《理瀹骈文》是对中医外治疗法广泛应用后的系统总结。
《理瀹骈文》卷首总论外治之法,正文分别论述了伤寒、中风、痹证等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病证的外治方,并详加注文阐述。书中详细记述膏药外治和温热疗法、水疗法、蜡疗法、泥疗法、发泡疗法等数十种外治方法的具体运用。它不仅用于痈疽疔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外科诸证的治疗,还广泛地用于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疾患的治疗。因此《理瀹骈文》被后世尊称为“外治之宗”。
书末附常用外治膏药方的配方与制法及《治心病方》一文。吴氏提出外治之膏药,是依据内治的理论而运用于临床的。强调外治的膏方即取法于内治法的汤丸剂型之方,且药物组成也以君臣佐使等方剂配伍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宗旨。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因此,香苏饮、神术散、黄连解毒汤、木香导滞丸、竹沥化痰丸等,以及理中丸、平胃散、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养心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内服汤丸,均可作为膏方使用。可以说《理瀹骈文》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膏药的专著。
此本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刻本,是该书现存最早版本,现藏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另有清光绪元年(1875年)杨城南皮市武林云蓝阁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年)广州爱育堂刻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扬州存济堂补刻本等多种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