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物药具
历代名医
医药典籍
百年老号
藏品阁历程
关于我们
两都医案
关闭
返回上一级
《两都医案》
成书年代
:明
代
成书作者
:
倪士奇
古籍概述
:全书共载医案72则,其中南案31则,北案41则,皆系疑似难解之症,包括痰厥、痰滞、下痢、中风、难产、阳痿、不育等病。案中详究病机,辨别疑难,因病施方,针药并用,其中治痈善用针刺之法颇有特色。
古籍介绍
MORE+
《两都医案》
《两都医案》,共二卷。明代倪士奇(复贞)撰。成书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
全书共载医案72则,其中南案31则,北案41则,皆系疑似难解之症,包括痰厥、痰滞、下痢、中风、难产、阳痿、不育等病。案中详究病机,辨别疑难,因病施方,针药并用,其中治痈善用针刺之法颇有特色。
本书系倪氏收集自己于北京、南京两地行医的验案,分南案、北案而编成。因北京、南京两地为明朝之国都与陪都,故名《两都医案》。
《两都医案》采用顺叙式的写法,病家的姓名、身份、发病和治疗过程及用方用药记载详明,案主在用方用药之前皆述之以理。
《两都医案》中《南案》31则,《北案》41则。包括伤寒、杂病、妇科、儿科、外科和针灸。从辨证识方看,案主无门派之囿,也不存在治病在北方有效到南方就失灵的问题。纵观各案,案主重视切脉,脉理精深,脉法卓绝。
案中,案主或以对理论的精湛把握而获效,或用方得宜而收功,也有家传秘方和绝技而起死回生者。如《北案》第十四案,是多年复发舌下泡起之病,诸家以犀角地黄汤泻心火为治不效,案主据脉判为命门真火,以《
难经
》泻南补北之法,滋肾清脾补坎水,坎水上升,离火自降,而愈。《北案》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案,即是运用火针治此急危证的案例,临证确能力挽沉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