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散子方》

圣散子方01
成书年代:宋代
成书作者苏轼(传)
古籍概述: 《圣散子方》是宋代苏轼(传)辑录而成的一本方书类著作,成书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该书载圣散子方一首,附录方三十六首(神医华佗先生危病十方、方二十三首、经验三方)、续录二十七方,共计六十四首,涉及时疫、内外、妇产、儿、五官、急救等诸科病证治法。其中书籍内圣散子为中医抗疫之名方,不仅因为其卓著的疗效,更有赖于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大力推荐。
古籍介绍
《圣散子方》         

所谓“圣散子方”,是古代的一个方剂名称,该方为北宋大文豪苏轼所传,并经他大力提倡,在宋明两代都很流行,还有刊本流传。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就存有一部名为《圣散子方》的医书,已为孤本,一直被认为是北宋刻本,颇受瞩目。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和专著多据此加以著录或介绍,北宋椠本说已被中医界广泛接受。

《东坡全集》卷三十四收有《圣散子方叙》和《圣散子方后叙》两篇文章。《圣散子方叙》说明了“圣散子方”来龙去脉。《圣散子方后叙》则叙述了疫病流行时,使用此药的效果:“圣散子主疾,功效非一。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由此可知,苏轼从眉山巢谷处获得“圣散子方”,并将其传授给了好友、名医庞安时,希望借助庞安的著作使该方传世。

庞安时著有《伤寒总病论》,苏轼的《圣散子方序》及“圣散子方”均被收于卷四“时行寒疫治法”条下。其中《圣散子方序》与《苏轼文集》所收《圣散子方叙》,内容基本一样,但行文略有出入。圣散子方”共22味药,加上服用方法,亦不足百字。据黄庭坚撰《伤寒总病论序》,该书成于元符三年(1100) ,故可认定这是医方书中关于“圣散子方”的最早记录,这也是中医界一致认可的《圣散子方》的成书年。《伤寒总病论》曾有宋刊本,现有黄丕烈覆刻本存世,所以《圣散子方》起初是作为《伤寒总病论》的一部分刊行的。
书籍内容介绍
正文仅录“圣散子方”一首,共22味药,方前有一小序,说明本方的适应症,此序不见于以前各书。该方共占一叶零四行篇幅。附录包括“华佗危病十方”及“经验三方”,“续录”包括治疗痞疾、臁疮、心痛、绞肠痧等症的28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