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机

汪机

      汪机(1463-1539),字省之,别号石山居士,祁门城内朴墅人,明代中医名家,新安医学派奠基人之一。其家世代行医,祖父汪轮、父亲汪渭均为名医。汪机少时勤攻经史,后因母长期患病,其父多方医治无效,遂抛弃科举功名之心,随父学医。他努力钻研诸家医学经典,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医术日精,很快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术思想
      机幼年先习儒,尝补邑痒生。后随父习医,并与儒理、易学相印证,阐其奥理,疗病甚有效。治病主张强调辨证论治,诊断需四诊互参,力纠单以脉诊为务断人吉凶;治疗则主张博采众长,升阳随东垣,滋阴崇丹溪,反对滥用寒凉攻下,强调滋补元气。于针灸方面亦有所论述。

     汪氏宗《内经》《难经》,强调治病以调补气血为主,尤重理气。在外科治疗中,强调“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 ”,应以补元气为主,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对外科发展有较大影响。针灸上本《素》、《难》,认为针能治有余之病不能治不足之病;灸有补无泻,针有泻无补。
主要著作
      著作甚丰,有《医学原理》、《本草会编》、《读素问钞》、《脉诀刊误集解》(校刊戴同文之《脉诀刊误》而作)、《外科理例》、《痘治理辨》、《针灸问对》、《伤寒选录》、《运气易览》、《医读》、《内经补注》。其中除《本草会编》及《内经补注》已佚外,均有刊本行世。
后世影响
      汪机在学术上,既受金、元各家影响,又不拘一格。其著作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汇集各家之说,在阐发中医基础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由此也奠定了汪机一代名医和新安医学奠基人的位置。正因为如此,时隔数百年后,2000年,在“千年徽州杰出历史人物”评选中,汪机以其医学大家的身份得以入选仅有30人的徽州千年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