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近垣

汪近垣

朝代:清代。作者汪近垣,江苏仪徵人,清代道光、咸丰年闻名医。幼习儒业,工书法,尤长隶书,同时拜于本县名医李炳门下。
著作
著有《金匮要略阐义》一书。
个人成就
《金匮要略阐义》是清代汪近垣编著的一部伤寒金匮类中医著作,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本书对张仲景《金匮要略》逐条阐述,揭示其义,并联系临床,颇有阐发。汪近垣行医五十余年,这部《金匮要略阐义》是他毕生的唯一着述。其子汪少垣也是儒医,传其钞本。

汪近垣曾据耳聋、舌黑、脉滑而洪大无伦,断定为少阴欲作亡阳之证,此际非重用参、附不救。是时,也请诸医同诊,或谓舌黑、脉洪大是阳证,有所异议。焦虎玉忆起《郑来圃医案》中有类似病情,言脉散大是真阳欲脱,舌黑是肾水凌心,决计用参、附之药,果然应手而愈。后来焦里堂先生在《梅花馆女录・郑来圃医案序》中详录此案,并称汪近垣深得李炳之真传。汪近垣以医助圣贤传书,厥功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