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物药具
历代名医
医药典籍
百年老号
藏品阁历程
关于我们
王履
关闭
返回上一级
王履
王履
MORE+
王履(公元1332-139l年),字安道,号畸叟,又号奇翁、抱独老人,江苏崑山县人,元末清初医学家、画家。学医于朱丹溪,是其门人,尽得朱氏之学。其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著有《医经溯洄集》、《百病钩玄》、《医韵统》等,现唯有《医经溯洄集》行于世,是其代表著作。
生平事迹
MORE+
世代从医,祖父杨益,太医院御医,著《集验医方》刊行于世。父亦业医。家藏秘方、验方与医学典籍极富。继洲科举受挫,弃而潜心攻医书,研医术,卓然有悟,尤擅针灸。治病常针、二炙、三服药,有神效。收单穴51、双穴308共359嘉穴位。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任楚王府良医、太医院御医,行医46年。巡按山丁御史赵文炳患痿痹百医不治,继洲三针而愈,名扬朝野。搜集历代针灸文献,取材于《素问》、《难经》要旨,结合实践,以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基础,编著《针灸大成》10卷。
学术观点
MORE+
王履的学术观点,虽来源于朱丹溪,但却能发挥自己的独到见解,不拘于前人之说,而能以临床实践为依据,实事求是来探讨医理,这是十分可贵的治学精神,对明清以后医学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王履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但是这种运动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既不可运动太过,又不可运动不及,运动中对立的双方要相互协调,才能维持事物的存在,在人体则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王氏十分重视运用亢害承制之理来说明人体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重视机体的内在调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王氏认为伤寒、温病、暑病三者不同,各自“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当,始可以言治矣。一或未明,而曰不误于人,吾未之信也。
王履对于中风病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风有二,有外感风邪者为真中风,而因火、因气、因痰而致者,属类中风,使中风的理论渐趋完善,对明清医家在此问题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医学著作
MORE+
著有《医经溯洄集》1卷、《百病钩元》20卷、《医韵统》100卷,以及《小易赋》、《十二经络赋》等。惟《医经溯洄集》行世。绘华山风景画40幅,写诗150首,画现存放富博物院。
《医经溯洄集》,撰于1368年,载医论21篇。书名溯洄,寓推溯医源义,探讨
《内经》
、
《难经》
、《本草经》、
《伤寒论》
及历代诸家之作,提出不少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