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

王惟一

(987-1067年),名王惟德,北宋医家。宋仁宗(赵祯)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并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

宋时,针灸学非常盛行,但有关针灸学的古籍脱简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根据这些情况,王惟一及其同行,产生了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及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的念头及设想。铜人和图经,在当时的医疗教学和医官考试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统一和发展我国针灸学作出了很大贡献。

王惟一是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在针灸学方面,他一生致力于这方面的文献研究和整理工作,尤其对皇甫谧《甲乙经》很有研究,且在学术上受其影响颇深。他把很多不统一的有关针灸学著作,加以去伪存真的整理,“以铜人为式,分脏腑十二经,旁注腧穴”的研究方法,将十二经脉及三百五十四个穴位,用直观的方法记录和描绘出来,并对前代有关“经穴”的学说,进行了订正和改进,推动了我国针灸学的发展。在医学教育方面,王惟一所设计的铜人,在脏腑的布局,经络的循行,穴位的精确等方面,不仅科学性强,而且工艺水平相当高。铜人的铸造,对我国医学的发展,尤其在针灸学和针灸教学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故为历来针灸学家所推崇,即至现在仍有学习和研究的价值。

王惟一对针灸医学的贡献有三,一是考定《明堂针灸图》与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二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三为刻《图经》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