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权

甄权

      甄权(约541-643年),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享年102岁。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唐代名医,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无数。甄权后来无疾而终,享年103岁,死后葬于家乡扶沟县包屯镇,其墓被列为扶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著作
      甄权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可惜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以其《明堂人形图》最为重要。《明堂人形图》是一部以腧穴图为主,同时又配有文字说明的著作。甄权以南北朝人秦承祖所绘的针灸图为蓝本,并用《针灸甲乙经》等著作对秦图进行校订后,新撰而成。此图纠正和补充了很多前人疏漏与错误之处,清晰明了,有条不紊,可以“依图知穴,推经识分”,非常准确。贞观年间,唐太宗敕令甄权、甄立言、谢季卿等诸多医家,在《明堂人形图》的基础上,修订《明堂针灸图》,首开官方制作针灸图之先河。由此,甄权之图遍传天下。成为唐代以来较长时期针灸医生的必读本,并为许多著名医家所推崇。
医案举例
      据《旧唐书》中记载,隋鲁州(今河南鲁山)刺史库狄嵚患了风痹,无法拉弓,请了众多医生治疗均无效,甄权对他说:“ 请您将弓箭对准草垛,扎一针就能够射箭了。”于是针其肩髃穴,果然应手而愈。

      《续名医类案·咽喉门》记载了甄权的另一则医案,唐武德年间,深州(今河北深县)刺史成君绰忽然颈腮部位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米不下,已有三日。请甄权来救治,针刺其左手食指指端,大约一顿饭的功夫,喉咙就感觉气息通畅了。到了次日,则饮食如故。

      这两则医案,不仅充分体现了甄权神奇的医术,而这种治疗方法也就此流传了下来,后人习之,亦屡试不爽。时至今日,治疗肩周炎,首选穴仍是肩髃,治疗喉痹依然多用商阳,并且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