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之桢


秦之桢 ,清代医家。字皇士,号思烜,云间(今上海市松江)人。明代名医秦昌遇之侄孙。潜心于家学,以医名。撰有《伤寒大白》四卷(1714年),主张伤寒证之挟食者,消食尤为要。另辑《女科切要》(1677年),未完稿,后由门人须用恒编次,陈曰寿增证成帙。曾整理伯祖昌遇之《症因脉治》四卷(1706年),刊行于世。《孤本医籍序录集》中孟庆云对《女科切要》所撰提要中记载秦氏生卒时间为公元1675—1718年。
朝代
清代。
著作
《伤寒大白》《女科切要》等。
成就
秦思烜早负宿慧,习儒学,通百家,左宜右有。因存心济世,遂精研医学,传尽家秘,并有发展,故“求治于门者屡常满”。行医三十年后,闭户谢客,潜心著书。

秦氏曾言:医,济人者也。济人而不能疗一时之病,余心歉然;济人而不能疗天下后世人之病,余心亦歉然。

承其伯祖之志,整理编次秦昌遇之遗著《症因脉治》四卷,初刊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成为内科著作中颇有影响之名作,流传甚广。又对《伤寒论》悉心研究,按病症归类,融贯外感证的原委,用药施治,补前人不足,辨前注偶讹,著《伤寒大白》四卷,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刊行。文字简洁明了,执简驭繁,对后辈学习《伤寒论》很有参考价值。
秦氏一族,良医辈出。抄本卷前有序文三篇,其中简命昭所撰序文中有记“厥后承祖继仲景而起,鸣鹤先丹溪而生”。承祖应指南朝宋时名医秦承祖,针灸学家,于刘宋元嘉二十年任太医令。精方药,尤擅针灸,著有《偃侧杂针灸经》三卷、《惬侧人经》二卷,并绘有《明堂图》三卷,均佚。鸣鹤应指唐代名医秦鸣鹤,擅长针灸,曾为唐高宗治头风病。

秦之桢伯祖,为明代名医秦昌遇(1547 —1629),字景明,号广野道人,著有《症因脉治》《医验大成》《幼科折衷》《大方幼科》《病机撮要》《痘诊折衷》《脉法颔珠》《秦氏医案》等书。《松江府志》《南汇县志》均有记载其医事奇文。

秦氏家族,世代世医,声名卓著。抄本中简氏序文中即有“谓千百年来,轩歧事业,端以秦氏为宗也”等赞誉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