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物药具
历代名医
医药典籍
百年老号
藏品阁历程
关于我们
窦默
关闭
返回上一级
窦默
窦默
MORE+
窦默(1196~1280年)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生于金承安元年(1196),卒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广平肥乡(现河北肥乡)人,窦氏自幼好学,毅然有立志,从医后犹喜针灸,针法娴熟,如火纯青,为金元时期针灸学的传承和明清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生平事迹
MORE+
历任元世祖时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故又有“窦太师”之称,累封魏国公,谥号文正。在元史中记载,“帝(忽必烈)尝谓侍臣曰:”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如窦汉卿之心,姚公茂之才,合而为一,斯可谓全人矣。‘“窦默以其高尚的品格,征服了元世祖忽必烈。
除去可圈可点的政绩和为官之道外,事实上窦默对于针灸的功绩也是彪炳千古的,窦默对于针灸理论的各个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窦汉卿生值宋金连年战争,北方蒙古又虎视中原。1215年,20岁的窦汉卿被金兵征役。在一次战斗中,窦汉卿被蒙古兵俘虏,后“间关险阻”,逃回家乡,但“家人辈皆已去,惟母氏存”。随后,其母亦病逝。此时,蒙古兵又至,窦汉卿草草掩埋母亲及亲属尸骨后,即连夜潜逃,南渡黄河,到河南远投外祖父吴氏。窦汉卿只身避难河南后,初在外祖父吴姓家,后入赘清流河王姓医者家。从此开始了他学医从医的生涯。先后师从其岳丈医者王翁、山人宋子华、山东名医李巨川、湖北孝感县令谢宪子、全真七子之丘处机等。
学术观点
MORE+
八脉交会穴又称“窦氏八穴”,因窦氏对该八穴的极力推崇而得名。窦氏在“流注八穴序”中说:“予少对尝得其本于山人宋子华,以此术行于河淮间四十一年。起危笃患,随手应者,岂胜数哉!予嗜此术,亦何啻伯伦之嗜酒也。”八穴特殊功效的发现,据窦氏序中所言,“是少室隐者所传也”,可见是前人临床经验的结晶。
主要著作
MORE+
著有《针经指南》,内载《标幽赋》、《通玄指要赋》等篇。窦氏在《标幽赋》中论述了针灸与经络、脏腑、气血的关系,施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取穴、配穴和针灸禁忌等重要问题。还著有《流注指要赋》、《窦太师流注》、《标幽赋》、《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针灸专著。另有<疮疡经验全书>十三卷,为其后代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