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献可

赵献可
   
      中国明末医学家。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6-17世纪。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赵献可好学博览,除医之外,儒、道、释均有涉猎,曾游历于山西、陕西等地。在哲学思想上受《易经》影响较大,在医学上又遵从李东垣薛己,属于温补学派。赵献可提出命门为人一身之主,而不是心,命门的水火即人的阴阳。

      赵氏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大主,强调了命门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人的发育过程,先有命门,而后生成五脏六腑,命门为十二脏腑之根,为生命之原。命门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者,乃命门内具之相火,他把相火比喻人体的命门,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所以能发挥正常作用,同样依赖于命门相火的作用,充分反映出赵氏对命门的重视,认为它是人身之至宝,是生命活动之源。这样,赵氏将人体阳气之根从心脏转移至命门,使肾命的生理功能作用在人体中显得尤为重要。赵氏创立命门理论,阐发肾命水火的关系,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