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药方》

5-8_回回药方三十六卷
成书年代:元明之际
成书作者:不详
古籍概述:《回回药方》是元明之际写成的一部汉文伊斯兰医药典籍,是中国汉文化同外来的阿拉伯、波斯、突厥等民族的伊斯兰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古籍介绍
《回回药方》
回回药方三十六卷   明抄本
            
《回回药方》是元明之际写成的一部汉文伊斯兰医药典籍,是中国汉文化同外来的阿拉伯、波斯、突厥等民族的伊斯兰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此书撰写者不详,依文本内容推测,当是元、明之际生活、居住在北京一带的穆斯林医学家。

原书共36卷,分36门,诸门之下细分以类,现残存4卷,分别为目录卷之下、卷之十二、卷之三十、卷之三十四。残卷约20余万言,共载方约600余首。从医方的药物组成判断,多为外来医方,且剂型多样。此外,该书还夹杂大量阿拉伯语、波斯语、突厥语、古叙利亚语的人名、书名、药名、方名等词汇和医学术语,体现了《回回药方》编写素材的多源性,既利用了多种语言文字的外国医方书,又利用了多种外国医书的汉文译本。

本书是一部中国的伊斯兰医学全书,作者依据元、明之际在中国流传的多种不同的伊斯兰医书及其汉译本为蓝本,按照伊本•西那《医典》的体例编纂而成。其行文以叙方为主,兼附论述。依现存目录卷之下,可知《回回药方》一书的内容涉及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皮肤、灸法、药物加工等,如卷之三十四“金创门接骨类”一节就是体系独立、论说全面的骨伤科专论。

此书成书后,流传、散佚情况不明。今4卷残本的抄本藏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