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集验方》

4-5_洪氏集验方五卷
成书年代: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
成书作者:洪遵
出土地点:不详
古籍概述:本书共5卷,搜方167首,分载有关治疗伤寒、中风、痢疾、霍乱、虚损、疮疽、痔漏等内、外、儿、五官科疾病的方剂。
古籍介绍
《洪氏集验方》

洪氏集验方五卷   宋 洪遵 辑  黄丕烈 顾广圻 跋  宋乾道六年(1170年)姑孰郡斋刻公文纸印本
            
《洪氏集验方》是中医方剂类著作,五卷,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庚寅原刻。

洪遵(1120-1174年),字景严,南宋鄱阳(今江西鄱阳)人。生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卒于南宋淳熙元年。字景严,鄱阳人。遵幼年好学,寄居僧舍学习词章,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中首选,赐进士出身,擢拔秘书省正字。遵官拜资政殿学士。遵于临政之暇,熟读医书,关心民瘼,收集医方,并事治疗,多获效验。《洪氏集验方》成于其晚岁,集其一生求方所得而精选之。书中时引沈括《良方》、王衮《博济方》、史载之《史载之方》等书,洪遵不仅长于收集江南官员及民间验方,亦博览医书,于中医理论颇有修养。

本书共5卷,搜方167首,分载有关治疗伤寒、中风、痢疾、霍乱、虚损、疮疽、痔漏等内、外、儿、五官科疾病的方剂。所收验方来自三途:第一,“予平生用之有著验者”。第二,得之“虽未及用而传闻之审者”。第三,引用医家验方。综览全书,有录自前人名方者。每方之下皆注明出处或来源,不作模棱两可语,其效可信,简明实用。

《洪氏集验方》初刻本仅存一部,是为孤本,《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据孤本再造之。南宋目录学家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之,明文徵明、明末清初季振宜、清中叶黄丕烈、汪士钟迭加收藏,流传有序。清末为瞿镛所得。后归北京国家图书馆收藏。清中叶黄丕烈据初刻本雕版印刷,收入《士礼居丛书》。此本为宋乾道六年(1170年)姑孰郡斋刻公文纸印本,今藏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