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物药具
历代名医
医药典籍
百年老号
藏品阁历程
关于我们
孔伯华
关闭
返回上一级
孔伯华
孔伯华
MORE+
孔伯华(1885-1955年),名繁棣,别号不龟手庐主人,山东省曲阜县人。北平国医学院创始人之一。
孔伯华14岁时,因母病医药无效,决心专攻医学,志在济人。16岁时,移居易州,从学于蔡秋堂、梁纯仁。1908年在易州行医。1910年受京师之邀至京,在外城官医院任职。1917-1918年两次在缙绥及廊坊一带参加防疫工作。此后辞官悬壶,名噪京师。 1930年,与萧龙友合力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并任院长。解放后一直从事医疗及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工作。
孔伯华先生治病的特点是注重整体,强调元气。他认为不可以只知治病,而不顾护人体的元气。他还十分强调辨证论治,提出了将传统八纲辨证分为“阴阳”两纲和“表、里、虚、实、寒、热”六要的观点,从中医学临证学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切合实际,也是很实用的诊断方法。孔伯华先生用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虎啸龙腾”。 他认为只要辨证准确,则“参、术、硝、黄俱能起死;芩、连、姜、附俱可回生”,不论是祛邪还是扶正,都是为达到恢复和补养元气的目的。他还擅用石膏,有用之达数斤者,虽用量惊人,却常有起死回生之妙,足见其辨证极其精准,而且对病情的把握也能做到成竹在胸。
孔伯华留传于世的著作有:《八种传染病证治析疑》、《脏腑发挥》、《时斋医话》、《中风说》、《诊断经验》等,《孔伯华医案集》是其弟子门人整理出来的,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孔伯华历任全国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医学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顾问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