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物药具
历代名医
医药典籍
百年老号
藏品阁历程
关于我们
钱乙
关闭
返回上一级
钱乙
钱乙
MORE+
(1032- 1113年)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
《小儿药证直诀》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 业医者知道,古代医家称小儿科做哑科,认为治小儿病最难。为了攻克这道难关,他花了将近四十年时间。欲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果然功成业就,为我国小儿科医学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此外,钱乙在
《内经》
、
《金匮要略》
、《中藏经》、
《千金方》
的基础上,将五脏辨证方法运用于小儿,为儿科临床治疗提出了辨证方法。钱氏十分重视脏腑寒热虚实的辨析,而且针对不同的病症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较有系统的脏腑辨证体系,虽不十分全面,但已经有其初步框架,对中医脏腑辨证学说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钱乙强调五脏辨证,其制方调剂多围绕着五脏虚实寒热而设。其制方原则重视选药柔和,反对过用攻伐之品。他的这种用药原则,是针对小儿特点而设立的。此外,钱乙在处方调剂时,多根据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体会,灵活加减,创立新方。如其创立的地黄丸,就是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化裁减去桂附而成。此外,钱氏临床用药,还常常根据儿科的特点,选用丸剂、散剂、膏剂等。这些成药,可以事先制备,适应于儿科疾病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便于及时服用,易为小儿所接受。
钱乙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许,而且对中医辨证学、方剂学均有较大影响。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不可能十分完善。诸如其创立六味丸以补肾,仅重视了肾阴亏乏的—面,而忽略了肾阳虚衰的一面。也正因为如此,后世才在其基础上逐渐加以发展,使之不断完善。这也反映出钱乙在中医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