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雷

陆渊雷

(1894-1955年) 近现代医家。字彭年,江苏川沙县人。从朴学大师姚孟醺学习经学、小学,于诸子百家、史、地、物理、算学等书无所不读,于医学亦多所涉猎。尝师事恽铁樵,并协助其举办函授学校,又执教于上海多所中医院校。后又与徐衡之、章次公等人创办上海国医学校,任教务长。后又任学术整理委员,并创刊《中医新生命》及“遥从”(即函授)部。1949年后,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

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种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汇通之观点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著有《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常以现代西医之观点解释中医传统观点,有时对古代医经持否定观点,招致甚多非议。

陆氏认为《伤寒杂病论》乃经方之冠首,治疗之极则,学医所必由也。仲景之三阳,皆视其抗病力所在而为之界说,太阳为在表在上,阳明为在里在下,而少阳自昔称为半表半里。他认为近世温热学所谓温邪犯肺,逆传心包者,其病即所谓大叶性肺炎。遇此等症,每视其证候,投以仲景方麻杏甘石、小青龙、麻黄等汤,不过三五日即愈。

瘀血之病,西医所谓血栓栓塞者,于此等病,每视其证候,投以仲景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桂枝茯苓丸、大黄牡丹皮汤、当归芍药散、下瘀血汤、大黄蔗虫丸等剂,取效亦速。

肠痈为杂病之一,亦有显明之证候。肠痈始起未成脓可下,大黄牡丹汤主之,近于急性,脓已成不可下,薏苡附子败酱散所主近于慢性。马齿苋、红藤,为肠痈特效药,即用二物加薏苡败酱散等治之。